1)第36章 宣判大会_铁肩柔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当时的县政府办公地,也是何晓军前世时的市府所在地,是一间带园子的欧洲建筑艺术风格的大楼。

  在此地出生此地长大的何晓军,对眼前的这座大楼,当然就有一定的了解。这座大楼是民国20年(1931)奠基兴建,民国22年(1933)竣工。

  大楼占地约10亩,融入了欧洲文化复兴时期建筑艺术风格的英国特有的钟楼建筑形式,是海山近代建筑的一大标志。二千年后,这座大楼成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在这座城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何晓军还知道,这座大楼曾经就做过《临时大总统》等等许多电影的外景,只是因为它建得够威严,貌似一座如假包换的总统府。

  望着那与大半个世纪后,除了新旧之外就没有什么两样的建筑物,何晓军生出了物是人非的感觉,不禁一阵感怀。

  同时,何晓军对自己当今所处的年代,认知又精确了一步,就是在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九年之间。

  何晓军与大牛在县政府的门前等了一会,由门岗通传的那位早上到陈村通报嘉奖的文书接见了他们,并带他们一齐前往宣判大会的现场。

  宣判大会在何晓军前世的市体育广场的位置召开。

  此时的体育广场位置,只是一块空地,一块有万平方米左右的空地,空地的一端,搭建有一个青砖建成的主席台。

  何晓军他们来到了广场后,见到了广场上已经人头涌涌。

  由此情形判断,这地方,应该就是县城在当时的民众集中地,用来开民众大会或搞大型的民众运动。

  何晓军一边跟着县里的文书住主席台走,一边打量着广场中的观众。

  广场上大约有四五千名的观众,这些观众,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大阵营。

  集中在广场最中心的位置,是列队排成了整齐方阵的人,这些排着队而有秩序的人,一看就知道是学生,他们正好奇地注视着那些被绑着手、垂头丧气地被他们每人背后一个士兵押着的土匪。

  这个学生的方阵中,何晓军见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就是学生方阵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大阵营,一方阵营是清一色的男生,而另一方阵营却是清一色的女生。男生的人数大约比女生多出了五六倍有余。

  后年代的不少资料中不是说,那个年代的许多地方,不是不准女孩子读书吗?难道,宁城这个小地方例外?是否宁城在那个年代,已经开明到了与别的地方不同?否则,哪来的这么多女学生?而且,这什么学生中,要男女分开?难道那时的男女生不在一处读书?

  何晓军努力回忆了一番后,才弄清了男女学生分站的原因。

  是的,那时的男女学生,是不能在同一间学校读书的。

  何晓军已经回忆起来,他前世时,市里那两间有近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7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