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29章 原来是故人_铁肩柔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众富商一定不容。

  双方都的熟人的陈池老人,也极力为这事做了调停,让何晓军他们就按这个意思办。

  既然拍档都出声了,而且,也不想再在这事中纠缠下去,何晓军他们也只好做罢,把众富商带来的那些礼品给收下。

  富商送礼的事总算解决之后,轮到谭县长登场了,他当众宣读了邻县对何晓军他们几人的嘉奖。

  邻县县府给何晓军他们这三个到他们县剿匪的人,每人奖励大洋二十块,并给何晓军授予平民特等功一次。同时,邻县的华侨基金,也给何晓军他们三人每人嘉奖大洋二十块。

  对于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奖金,何晓军他们没有二言就收下了。因为,这些钱可以说是他们用性命换来的,拿得心安,也没有心理负担。

  邻县的事告一段落之后,谭县长与众富商等远道过来的客人,除了司徒怀璧外,就告辞回邻县去了。

  司徒怀璧既然偶遇上了好友,当然就留下与陈池老人聚旧了。

  那天的中午,陈池老人就与司徒怀璧移师餐馆院子那竹林中的棚子里,泡上一壶清茶,摆起了龙门阵来。

  原来,司徒怀璧与陈池老人在“金山”那边已经熟识,而且,两人又同是“五邑商会”的成员,所以,在已经有两年多没见面的情形下,遇上了当然就有说不完的话。

  说到了这个“五邑商会”,是“金山”那边的华侨组建的一个民间组织。

  那时,由于政府的孱弱,加上去“金山”的华侨又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,所以,屡受当地人的欺压。

  既然********,民众就只有自己想办法自救,于是,“金山”那边的华侨,自发成立了各种各样自己的民间组织,以团结民众的力量,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  在“金山”那边,华侨成立的民间组织,先是以“同乡会”这样的形式开始。

  宗亲观念深植的中华民族,同乡亲情往往是异乡客的精神慰藉。

  一般同乡会都称“XX(原籍地)旅X(现居地)同乡会”。比如,在“金山”那边的海山华侨,就组建了“海山旅美华侨乡亲联谊会”。

  同乡是个貌似清楚却不能认真定义的模糊概念,一般依赖双方对原籍地理范围和方言文化的认同。原籍归属地小到一乡,大到一省,都被称之为同乡,地方越大则越模糊。

  海山的语系,可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语系,它与国内的其它语言,基本就没有一点的共通之处。

  这种叫海山话的方言,除了海山的大部分人之外,就只有邻县一部分地区的人,说这种特殊的语言。

  由于语言的关系,海山与邻县在“金山”的华侨,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,不少两个地方的人,都出现在同一个“同乡会”里。

  后来,随着华侨在“金山”的队伍扩大和地位的逐步提升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7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